为提升师生应急救护技能,深化校园安全文化,四川师范大学于2025年3月在《安全教育教学与技能》这门通识教育选修课中,特别邀请了来自成都市成华区红十字会的4位资深急救导师,成功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红十字急救员专项培训。此次活动吸引了近200名师生的积极参与,最终所有参与者都顺利通过考核,并获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
一、理论筑基,夯实急救知识
培训课程围绕“黄金四分钟”急救理念展开,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止血包扎、气道异物梗阻处置等核心内容。授课老师结合真实案例,强调“快速判断、精准施救”的原则,并通过视频演示细化操作流程,帮助学员理解急救场景中的关键决策逻辑。

二、实操淬炼,掌握救援技能
在专业教具辅助下,参训师生两人一组开展模拟演练。红十字会讲师逐项指导、演示胸外按压深度、人工呼吸频率、AED电极片贴敷位置等操作细节,确保动作规范。针对常见校园意外,如运动损伤、烫伤、中暑等,讲师还演示了三角巾包扎、骨折固定等实用技巧,学员通过反复练习提升肌肉记忆,并通过急救导师的考核成功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四川师范大学通过专业化、常态化的急救培训体系,将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深植校园,为师生生命安全构筑坚实防线,更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懂急救、敢施救的青年力量。

图片:詹舒童
文字 :尧 伟
一审(校):刘妍君
二审(校):刘 莎
三审(校):毛苏英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