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四下基层”要求,全面深入了解学院学生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质量和育人实效,3月7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海东、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部长倪喆、研究生院副院长张译丹一行莅临工学院调研指导学生工作。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莎和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刘莎主持。

会上,刘莎从党建引领、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成长三个方面系统汇报了2024年学院学生工作整体情况与成效。在党建引领方面,通过新工科班和共进班的党建工作抓两头——拔尖创新人才和学业预警学生;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介绍学院采用目标驱动、项目制培养的模式,并以升学项目组、就业项目组和思政项目组的具体实践为例;在学生成长方面,通过师生间的情感浸润、文体育人、典礼育人和特色育人等方式,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对于2025年的工作谋划,刘莎提出学院将秉持AI赋能,关心到每一个学生的理念,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进一步加强新工科班、共进班的党建工作,创建党建工作示范项目和优秀案例;二是开发AI辅导员和学生精准画像项目。预计本学期向学生开放AI辅导员试用;年底完成精准画像初版;三是优化本科生导师制评价体系,创新性地引入学生成长评价,利用AI辅助评价,量化指导过程和指导效果,确保每位学生得到精准有效的指导。

研究生及本科生辅导员结合所带学生特点,依次围绕思政教育、学风建设、班级管理、生涯指导、竞赛培育、升学就业等工作进行汇报。调研组全程认真聆听记录,并不时与辅导员交流具体举措的实施细节。

听取汇报后,张海东高度肯定了工学院学生工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他指出,学院以党建引领关怀每一个学生、以项目制激发队伍活力、以情感浸润、五育并举助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充分体现了“精细化、专业化、创新性”的工作特点。针对未来工作方向,张海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推动学生工作;二是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推动学生工作;三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系统推进学生工作;四是贯彻落实“四下基层”要求,务实推动学生工作。
调研最后,张海东勉励工学院继续发挥工科特色优势,在AI赋能精准育人领域先行先试,为学校“新工科”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多创新案例。刘莎代表学院全体学工队伍表态,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学生工作三大机制和九大任务,以AI赋能为契机,奋力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科答卷。
撰稿人:刘妍君
初 审:张莹
二 审:刘莎
三审:毛苏英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