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石支教队”暑期公益支教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四川师范大学橄榄石支教队在工学院李帮权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三个支教小分队,于2024年7月15日至8月10日,分别在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永兴镇龙家碾党群服务中心、中江县、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暑期特色课程支教活动,全体成员致力于在实践中服务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和教育事业,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成德绵三地开展活动不仅有利于扩大本次公益支教影响范围,覆盖到更多的适龄儿童,而且可以对成德绵三地儿童素质情况进行横向对比、深入分析,为今后进一步优化支教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中江分队简报
在本次暑期时期实践活动中,工学院2022级工程造价专业杨敏同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周静雯同学带领工学院2023级杨添翔等12位同学于7月20日顺利抵达德阳市中江县通济镇吕家大院童伴之家,与中江县的小朋友们开启了难忘的支教之旅。
学生教学部分:我们开展了《心理健康》《普通话推广》《红色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扩展》五大系列课程,其中包括“艺术疗愈”“光学实验”“诗词文化”在内的十余种课堂,流行 、传统音乐累计学习4首,绘画、手工艺术作品累计共创作8次。我们致力于提升孩子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关注孩子们个人成长和自信心的提升以及心理健康和情绪支持。
家长交流部分:在课余时间我们轮流担任老师,在关注孩子安全接送问题的同时也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考虑到一些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家长交流环节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交流中,我们积极、及时、准确、温暖地向家长传达孩子真正的需求,以及孩子在今后成长与学习道路中需要调整的诸多方面。累计共与15位家长交谈,有效地搭建起家校合作的桥梁,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支教活动的宗旨及成效,展现了本次志愿服务的真正价值,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
龙泉分队简报
7月15日,在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王文强和宋婷婷同学的带队下,志愿分队抵达成都市龙泉驿区瑞龙社区,为托管班的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活动。除不同专业趣味课程外,小队提供了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爱国主义教育特色课程、急救知识科普等能够提升学生素养并树立其安全理念的课程。这些课程设计符合“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不仅帮助学生收获科普知识,更能掌握安全技能,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热爱生活,健康成长的种子!
同时,在临近八·一建军节之际,小队和社区共同开展“八一忆峥嵘,鱼水一家亲”建军节活动,听退役军人讲述他们的故事,从入伍到退役,充满了挑战,同时也满载着难以忘怀的经历。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树立参军报国梦,拥有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小队成员也和退役军人开展了一场座谈会,在交流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军旅生活,对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坚定的选择,我们明白,参军和支教活动都是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希望让每个孩子共同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永兴分队简报
在炎炎烈日的七月,橄榄石永兴小队在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郑裕熙同学的带队下,于7月14日顺利到达绵阳市高新区永兴镇龙家碾社区,顺利开展活动并圆满完成。本次支教服务主要内容是社区儿童的暑期托管,我们依托草溪河阳光幼儿园开展了学生暑期作业辅导、知识科普、体育、手工、美术、音乐等一系列兴趣课程;同时还有红色主题教育,以及配合社区开展安全知识宣讲、读书会、生日会等社区服务工作。 各专业的同学通力合作,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师范优势,根据托管孩子年龄结构,分班教学,以辅导暑假作业、预习新课及针对性培优补差为主。此外,我们还开展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书法练习、思维拓展、注意力培养、阅读理解、语言艺术、体适能训练、快乐英语等特色课程,赢得了家长与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针对部分孩子在学习方面遇到的难题,我们特意规划了作业辅导环节。采用了一对二的辅导模式,细致入微地解答孩子们的疑问,助力孩子们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成功攻克作业中的难题。通过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方式,不仅大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支教队老师们的浓浓温暖与深切关怀。
成德绵三地儿童素质调研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儿童素质的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儿童素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指导区域教育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我们支教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在我们支教的地区深入调研了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学习状况、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状况等,全程遵循合法合规原则,并严格保护隐私。随后,我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调研报告,旨在全面了解成德绵三地儿童素质现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成德绵三地红色文化研学
7月20日,四川师范大学橄榄石支教队永兴分队的14名同学开展了红色主题研学活动。本次研学依托绵阳市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浓厚的红色文化,去往了绵阳市烈士陵园,绵阳市博物馆,宋哲元将军墓与1958文化街区,在研学中探寻红色基因,感受红色力量。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游览、详细记录以及深入采访等多种方式,对每个地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体验。
7月25日,成都分队与瑞龙社区合作,邀请了众多退役军人参加“八一忆峥嵘,鱼水一家亲”建军节活动,为小朋友们讲解他们那个年代的光辉事迹,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这不仅有助于继承军人的勇敢、坚韧和忠诚精神,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活动结束后,支教队成员与退役军人进行了交流,听他们谈论起那些艰难岁月,进藏陡峭的路、艰苦的生活环境、同伴的牺牲等等,令我们十分感动,也激励我们青年人应该心怀梦想,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正如当年的他们一样,与他们的交流,我们收获满满。
8月1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德阳分队前往了黄继光纪念馆。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展示历史文献、图片、遗物等,为支教队员们提供了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的平台,黄继光前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模,他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通过参观纪念馆,支教队成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伟岸与崇高,激发出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
结语
8月上旬,橄榄石支教队所有分队已完成暑期支教实践活动。在“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中,三支分队都受到了孩子们、家长们与所在社区的一致好评。龙泉分队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及爱心托管班学生家长对小队成员的工作表示认可,一位家长说“老师们就像是有魔法一样,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其实,老师们没有魔法,有的只是热爱和务实,还有作为青年学子的担当!中江分队方面,本次活动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与信任。家长们不仅在活动过程中为我们送来生活物资,在我们离去时也纷纷送上美好祝福,肯定着我们青年人的无私付出!永兴分队方面,绵阳市永兴镇龙家碾社区书记潘长虹高度赞扬了橄榄石支教队志愿者的素质与活力,希望所有师大学子都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青春活力为活动助力,为教育奉献,为母校争光,并以龙家碾社区的名义授予了永兴分队所有队员“杰出支教先锋”荣誉称号,以示肯定与鼓励。在这个暑假,所有橄榄石支教队的成员都在不同的地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用青春之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文字:杨 敏
图片:橄榄石支教队
排版:杨 敏
一审(校):张 莹
二审(校):刘 莎
三审(校):孙金德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地址:成都市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邮编:610101 电话:028-84480157(传真) 邮箱:gxy@sicnu.edu.cn [管理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