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燃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学生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工程造价、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团队依托所学专业知识,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凉山州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22-2024年)(征求意见稿)》,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和分析樟木箐镇字库村乡村振兴的现实情况及待完善的工程,实地考察勘测已完成旱改水村组的详细情况,对樟木箐镇字库村“暨旱改水”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和工程造价核算,并运用CAD软件形成规划设计图,以专业知识和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图 1实践团队到达西昌市自然资源局
7月11日,实践团队负责人工程造价专业陈邻钰和团队成员本专业的蒋依依、杨朝欣、焉如意一起与西昌市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部门对接,到达樟木箐镇字库村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水资源情况、农业种植情况。团队成员参加了西昌市自然资源局召开的樟木箐镇乡村振兴情况座谈会,在听取土地整理部门相关人员介绍字库村乡村振兴现状和预期发展后,团队成员踊跃发言,对疑惑地方积极提问,并对智能灌溉系统建设提出建议。
图 2实践队与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进行交谈
7月12日,团队成员向当地农户了解“旱改水项目”对其粮食收益的影响,调查已完成“旱改水项目”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方式所带来的改变。实践团队了解到,村民在项目准备时就已经通过村干部的宣传知晓”旱改水“实施的意义,明确了”旱改水“能够改善土质、提升产量、增加收益。队员们向正在播种玉米的村民阿姨询问得知,项目实施之后,农民种植不用再自行从河中拉水管引水,通过修建的渠道就能对农田进行灌溉,节省了劳力和时间的投入。村民们都相信,项目完成之后,这片农田会有很好的收成。
图 3农田实地调研
7月13日,实践团队在西昌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带领下对西昌市箐镇字库村旱改水项目的安宁河灌溉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以及预引流地点的现场勘测。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知道安宁河是凉山州的母亲河,雅砻江下游左岸最大支流,此处已建成多个水利设施。7月14日,团队队员走进西昌市樟木箐镇,参观了已完成旱改水项目的土地管道作业区。
图 4与当地干部交流
西昌市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带领队员们深入了解本项目预实施地的土地状况,由于地处安宁河沿岸,可通过新建管道将河水引入新建沟渠同时新建排水沟渠进行排水,本次考察土地作业区占地209平方公里,由于土地贫瘠,土地坡度陡,农业发展举步维艰,旱改水项目的实施势在必行。本实践队结合实地调研合理利用环境现有资源,发现安宁河与农田处存在一定高差,符合自流引水要求,所以本团队设想前半段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对安宁河进行引流,利用重力达到不费人力物力合理引流到灌溉区,后面采用智能灌溉系统对需“旱改田”地区进行系统实时监测灌溉,节省资源,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图 5团队在土地勘测后在安宁河附近进行合照
经历4天在樟木箐镇字库村的实地勘测调研,团队成员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农民的现实状态,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以提高土地产量和质量为目标,及时了解农民群众农业收成现状,对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保护耕地和占补平衡压力做出实质行动。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之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旱改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工程,通过对田、水、路综合治理,建成易于耕作、旱涝保收的农业生产基地,提高耕地的质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目标,对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保护耕地和占补平衡压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进过本次实践,本小组成员学会在基层磨砺中蜕变成长,在炎炎烈日中淬炼成钢,“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紧跟党的号召,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样本,接续助力“美丽凉山•宜居乡村”建设,我们已经出发,我们还将继续前行。
摄影:杨朝欣、焉如意
撰稿:陈邻钰、蒋依依
审稿:孙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