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院简介
时间:2022-06-21 15:58:19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查看:8699

 

 

 

   

  学院自1984年开始承担工科专业人才培养,2008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学院拥有丰富的办学历史和人才培养经验。近年来,学院逐步发展为电气工程、安全工程、工程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工科学院,办学特色鲜明,为国家输送了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学院位于成龙校区,现有电气工程、安全工程、工程管理三个系,开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工程造价三个本科专业。安全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安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专业均入选“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专业,2024年软科排名分别为B+、B、A等级,办学水平处于省内前列。201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拥有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两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开设安全工程、控制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三个硕士专业。安全工程学科以建筑安全、电力安全、消防安全为学科特色,电子信息以智慧能源、智能控制、大数据技术为学科特色。

  学院现有教师63名,其中获得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等省级称号专家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5名。现有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2名,四川省和成都市安全生产专家16名,四川省安全培训专家20名,四川省应急管理专家14名。学院聘请海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客座教授、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20余名。现有在校本科生1376人,研究生90余人。

  实验中心建筑面积44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2500余台(套),固定资产3600余万元。建有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公共火灾防治技术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学校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原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青团四川省委三方共建了“四川省安全社区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协同创新基地”。

  近年来,学院科研团队在建筑安全、能源安全、火灾防治、智能电网技术、山地灾害防控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开展了191项科研项目,其中获批纵向课题76项,横向课题1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发表论文306篇,其中SCI/SSCI/EI检索期刊论文99篇,申请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7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院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形成了基于“学生中心”的理念,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工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形成了“一主、三融、四实、二重”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新工科创新实验班,制定了专业课程+特设课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拔尖工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奖项2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7省级一流课程4门、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27项;教师教学竞赛获奖国家级5项、省级2项;正式出版教材25部。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三年,学院“荣誉学士学位”获得率全校第一学生获得互联网+国家级铜奖3省级5金3银9挑战杯共获得国三3省级特等1项、一等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省级以上立项66项;学科竞赛省级以上获奖684项,其中国家级A类竞赛获奖372项。

 

学院概况
◆教授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5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30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后备人才3人

◆天府峨眉计划人才1人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2人,四川省和成都市安全生产专家16人

◆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安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安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公共火灾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建筑和交通工具火灾防治理论及工程应用

◆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安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央财政与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共建实验室:机电工程实验室、灾害防治实验室、矿山安全实验室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原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青团四川省委三方共建协同创新基地:四川省安全社区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协同创新基地

◆国家级安全培训机构、四川省安全生产培训理事长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安全培训中心

 
咨询电话:028-84480157   84480156
学院地点: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安全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程造价

 

◆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授权点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硕士点

 

 

 

 

编辑:川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