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102.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环境安全与应急技术方向介绍
时间:2024-07-22 14:14:39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查看:590

本科研团队由吴鑫副教授、张茂洁副教授、王海龙副教授、张晓龙博士及研究生等20余人组成,团队成员致力于化工、岩土、环境等跨学科领域的安全监测及检测、有机污染物吸附及催化降解、化工安全与新材料、危废处置等研究与应用,具有丰富的科研及实践经验。

团队近5年公开发表SCI、EI及权威科研论文50余篇(包括中科院一区论文6篇、二区论文4篇),培养研究生27名,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应急管理部灾害治理项目2项、省科技厅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件。

 

image.png 

吴鑫副教授 团队负责人

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四川省安全培训专家,四川省应急管理专家,四川省、重庆市、广西自治区等省级专家库在库专家,四川省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

团队成员

image.png 

张茂洁副教授

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化工学会微化工技术专委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安全培训专家,四川省职业健康培训教师

image.png 

王海龙副教授

image.png 

张晓龙博士

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二级建造师,四川省安全生产培训教师,四川省职业健康培训教师,四川师范大学学科骨干C类人才。

中共党员

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安全培训专家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安全监测、松散堆积体力学行为预测预警(吴鑫 副教授、张晓龙博士)

有机污染物吸附及催化降解、化工安全与新材料、微化工技术(张茂洁副教授)

环境安全、无机环境光催化材料开发(王海龙 博士)

 

团队主要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微流控法可控构建自驱动型Zr-MOF/聚合物微颗粒及其性能研究(编号:22108186),30,主持,2022.01~2024.12

[2] 四川省科技厅面上项目,基于声发射特征松散堆积体滑坡全过程灾变机制及预测预警研究,24NSFSC03432024/1-2025/1220万元,在研,主持

[3] 应急管理部2018年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项目,煤矿硫化氢灾害治理及安全开采关键技术研究,sichuan-0011-2018AQ,2018/1-2019/12,10万元,已结题,主持

[4] 四川省科技厅面上项目,尾矿砂剪切破坏全过程声发射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及预测预警模型研究,19YYJC2854,2019/1-2021/12,10万元,在研,主持

[5] 四川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分级多孔MOF/聚合物微颗粒的微流控制备及其协同吸附/光催化应用研究(编号:23NSFSC4493),10,主持,2023.01~2024.12

[6]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气泡驱动型多孔微颗粒的微流控可控制备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增强型降解性能研究(编号:2019YJ0528),10,主持,2019.01~2021.12

[7] 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Z2015125,沸石和地聚合物复合固化核素锶机制研究, 2015/11-2017/10,结题。

[8]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1501013,固硫灰基地聚合物固化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工艺及机理研究,2015/9-2017/8,结题。

 

代表性论文

[1] 吴鑫,罗筱毓,李龙灿等.不同速率下松散颗粒直剪试验声发射特征研究[J/OL].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8[2023-11-08]. (EI检索)

[2] Wu, X., Yan, Q., Hedayat, A. et al. The influence law of concrete aggregate particle size on acoustic emission wave attenuation. Sci Rep 11, 22685 (2021). https://doi.org/10.1038/ s41598-021-02234-x. (SCI-3)

[3] 赵红霞,吴鑫,罗筱毓,朱旭,林华李.尾矿砂介质渗流过程诱发声发射信号特征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1,17(09):97-102. (权威B)

[4] 吴鑫,王雪梅,罗筱毓,朱旭,林华李.不同加载速率下波导杆三点弯曲声发射参数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31(10):159-166. (权威A2)

[5] Chen Y.X., Yuan Y.M., Yang H.Y., Wang Q., Ren Y., Guo X.H., Zhang P., Zhang M.J.*, Wang W.*, Chu L.Y., Hierarchical Porous Tannic-Acid-Modified MOFs/Alginate Particles with Synergized Adsorption-Photocatalysis for Water Remedia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4, 330 (Part B) : 125435-125449.(1TOP)

[6] Zhang M.J., Cao Q, Yuan Y.M.,et at. Functional nanoemulsions: Controllable low-energy nanoemulsification and advanced biomedical applicatio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4, 35: 108710-108722.(1TOP)

[7] Zhang Y., Wang B.C., Wang P., Ju X.J., Zhang M.J.*, et al. Microfluidic Fabrication of Hydrogel Microparticles with MOF-Armoured Multi-Enzymes for Cascade Biocatalytic Reactions. Reaction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22, 7(2): 275-283.(2,被选为封面论文)

[8] 张茂洁, 张萍, 赵瑞彬, 杨雅兰, 汪伟*, 褚良银. 气泡驱动型微马达功能材料可控制备研究新进展. 中国科学:化学, 2019, 49(6): 861-876.

[9] Wang H.L, Xu L.J, Wu X, et al, Novel Bi4O5Br2/MnxZn1-xFe2O4 magnetic composite with an enhanced photodegradation activity and excellent recyclability,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8(2022) 21988-21995.(SCI-1)

[10] Wang H L, Xu L J, Wu X, et al., Eco-friendly synthesis of a novel magnetic Bi4O5Br2/SrFe12O19 nanocomposite with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nd recyclable performance [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21, 47: 8300-8307. (SCI-1)

[11] 王海龙, 何运祥, 姚正珍,. 粉煤灰制备地聚合物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39(09): 61-64.

专利

[1] 吴鑫;彭雅雯;邓思佳;张婷婷;晏巧;王雨. 一种便携式岩石数显点荷载仪器. 2019.1.29,中国,ZL201820813517.6

[2] 芦志刚; 吴鑫; 张永斌; 刘照鹏; 闫丽红; 郭秀廷; 暴庆丰, 高硫化氢煤层巷道掘进超前注碱工艺及碱液配方, 2015.3.4, 中国, CN201510095707.X (专利)

[3] 张茂洁, 褚良银, 汪伟, 谢锐, 巨晓洁, 刘壮, 杨秀兰, 马冰.“具有微米/纳米分级式孔的微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ZL201510140330.5, 专利申请日2015.3.27, 授权时间2017.1.25.

[4] 张茂洁, 陈彦旭, 袁钰铭, 杨虹宇, 张萍, 任陽, 郭晓韩, 李逸菡, 王淇, 汪伟. “一种单宁酸改性 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ZL202310134218.5, 专利申请日2023.2.20.

[5] 王海龙.一种水泥胶砂注模装置 [P].中国:2016205053546.2016-12-07.

[6] 王海龙.一种防止水泥胶砂试块变形的成型装置[P].中国:2016204130140.2016-08-10.

 

团队服务和合作过的单位

结合学校服务西南地区、乡村振兴与环境治理等总体愿景,聚焦西南地区典型环境灾害的形成机理-演化规律-控制技术-应急理论的核心科学问题,面向行业技术难题持续深入开展科研育人工作。团队成员多次在攀西地区及云南、山西等地矿山和相关企业进行技术转化服务,为川煤集团、潞安环能、攀钢集团等大型国有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还参与四川省危化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及职业卫生管理培训工作,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指导。

联系方式

 Email: xinwu@sicnu.edu.cn

张茂洁,Email: zhangmaojie@sicnu.edu.cn

王海龙Email: cqwhl@sicnu.edu.cn

张晓龙,Email: zhangxiaolong@sicnu.edu.cn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