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川师大安全培训中心送教益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深耕行业需求践社会服务、工科实践赋能煤矿安全发展
时间:2025-10-31 18:54:00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查看:47

20251028日上午,四川师范大学安全培训中心(简称“安培中心”)“送教下基层、赋能保安全”专项培训开班典礼在益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益门煤矿”)顺利举行。此次培训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同步开设“安全培训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班”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年度复训班”,以“定制化课程+实战型师资+场景化教学”的创新模式,搭建高校服务行业安全发展的精准桥梁,既是川师大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相关决策部署、主动践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责任担当,更是学校工科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理论实践同频共振”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开班典礼由益门煤矿培训中心主任张红萍主持,益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矿长王延平,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梁横江,工学院分管安全培训工作副院长肖素光出席仪式,两期培训班的75名煤矿一线学员全程参与,共同开启这场“家门口的安全充电课”。

“煤矿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幸福线’,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王延平在欢迎辞中表示,当前煤矿行业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企业对安全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需求日益迫切,既需要紧跟政策技术迭代的前沿知识,更需要破解矿井现场管理的实际难题。他强调,川师大安培中心承接培训委托后,深入益门煤矿调研安全管理岗位实际需求,形成的课程体系精准贴合企业痛点,这份“把课堂建在生产一线”的务实举措,充分彰显了高校服务行业、助力安全生产大局的政治自觉。

作为本次送教任务的牵头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梁横江在讲话中,以“工科实力为基、行业需求为导向、政治责任为引领”为核心,阐述了学校服务煤矿行业的“硬核底气”与政治担当。她指出,川师大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虽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但工科办学41年来始终锚定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工学院下设的安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本科专业均为“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安全工程专业深耕煤矿安全领域数十年,安培中心累计为煤矿行业培养技术骨干超万名,这既是学校工科建设的成果,更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具体体现。“将课堂搬到煤矿一线,绝非简单的空间转移,而是川师大工科践行‘以实践育人才、以技术服产业’办学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举措。”梁横江透露,未来工学院将与益门煤矿探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除持续提供定制化培训外,还将推动安全工程学科团队与煤矿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真正实现“高校资源下沉行业、工科成果服务实践”,以实际行动助力煤矿行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此次送教益门煤矿,是川师大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生动缩影,更是学校工科“扎根产业、服务地方”,践行初心使命的鲜活注脚。从校园实验室到煤矿生产一线,从理论研究到安全实践,川师大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用专业务实的服务,为煤矿行业安全发展注入“高校力量”。“我们的课程设计,始终围绕‘煤矿需要什么、安全发展缺什么’展开,这是我们的工作导向,更是政治责任。”工学院副院长肖素光精准点出本次培训的“实践导向”与政治内涵,并详细解读课程体系:针对“安全培训教师班”,聚焦“教得会、用得上”,设置《人工智能辅助备课》《安全培训教学文件撰写》等实用课程,助力提升安全培训质量;针对“安管人员班”,紧扣“防风险、除隐患”,安排《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新技术》等核心模块,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同时,两班合开《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中的应用》课程,助力学员把握行业技术前沿,为煤矿行业智能化转型、安全化发展提供支撑。为兼顾煤矿职工“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线下集中授课+线上灵活补学”模式,最大化提升培训实效,以精准赋能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撰稿| 

初审| 

复审|肖素光

终审|梁横江

编辑:学生工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