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9日下午14:30,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于第一教学楼B区403、404教室正式举行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结题答辩。本次答辩邀请到工学院副院长李国辉、学院教学督导张晓逵、电气工程系系主任宰文姣、安全工程系系主任王海龙、工业设计系系主任于宁和土木工程系王睿老师6人作为答辩评委。

为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经过一年多的项目建设与成果孵化,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想法,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取得了一些新突破。
此次共遴选出26个项目参加答辩,共计62人到场。参赛同学们分别来自2021级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安全工程和工程造价4个专业,一共分为两组进行答辩。第一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工业设计专业,答辩评委为张晓逵、宰文姣、于宁;第二组为安全工程和工程造价专业,答辩评委为李国辉、王海龙、王睿。


来自第一组的参赛选手王雅琪小组选择落脚于远程灾区探测和生命周期评估进行创新。他们小组结合创新的营救小车动画视频和多种数据分析,以多种方式呈现项目成果。来自第二小组的参赛选手毕燕小组着眼于互联网大数据下的乡村振兴,以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的革命原址四川省泸定县为例,从深度挖掘红色旅游产品、塑造文化IP、打造观光路线和创建社交平台账号等多方面探讨大背景下红色乡村的文旅发展。

在每一组答辩选手展示完毕后,评委们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深度剖析和提问,帮助同学们了解项目的优缺点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最终评选出优秀项目4个、良好项目8个、合格项目14个。
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同学们提升了专业知识,锻炼了专业技能,激发了探索热情,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责任担当,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了收获与成长。
文字:冯雨乔(2021级1班)
图片:宋杰(2019级3班) 胡漫莎(2021级1班)
审核:吴进
终审:刘莎
附表:
工学院 2021 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答辩结果
序号 | 项目名称 | 立项 级别 | 项目 负责人 | 等级 |
1 | 基于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 | 校级 | 马艺菡 | 优秀 |
2 | 分级式多孔微颗粒吸附剂的构建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降解研究 | 省级 | 胡之 |
3 | 互联网思维下宜宾李庄古镇新发展路径 | 校级 | 李柯苒 |
4 | 小有--卡通人物IP创新设计与系统化推广运营 | 校级 | 张蓝月 |
5 | 高校智慧消防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 省级 | 刘紫柔 | 良好 |
6 | 瑞速克——一站式精准救援APP | 国家级 | 陈美如 |
7 | 关于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的处理方法研究的探讨 | 省级 | 曾镜容 |
8 | 一种全自动红外线新型三米直尺 | 国家级 | 马春燕 |
9 | 远程灾区探测及生命周期评估系统 | 省级 | 王雅琪 |
10 | 基于视频关键帧的不安全行为识别方法 | 国家级 | 张竞文 |
11 | 基于沸石基地聚合物“富集—固化”一体化技术的含铬废水安全化处置研究 | 省级 | 李和静 |
12 | 对玄武岩纤维废陶瓷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探究 | 省级 | 周晚 |
13 | 益启爱——筑梦公益平台,关注教育心理 | 校级 | 肖易 | 合格 |
14 | 瓦斯爆炸后巷道内温度采集系统 | 省级 | 岳琳泓 |
15 | 鲁比克饮品杯设计 | 省级 | 姬祥云 |
16 | 互联网下乡村振兴中的文旅-以泸定县为例 | 校级 | 毕燕 |
17 | 绿色建筑—自动化喷雾降尘系统在工地上的运用 | 省级 | 唐艺丹 |
18 | 竹里工作室——“新服务模式”设计 | 省级 | 孙琪琪 |
19 | 竹文化办公用品设计 | 校级 | 边茜童 |
20 | 智能联网家居——天燃气泄露窗户联动报警系统 | 校级 | 杨永莉 |
21 | 妈妈沙龙 | 校级 | 朱琳 |
22 | 适老包容性一体化洗漱池设计 | 校级 | 陈灿 |
23 | 有害气体净化实验装置设计 | 省级 | 马成龙 |
24 | 成都世界大运会“溥博”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探索 | 校级 | 肖朝峰 |
25 | 高层灭火体系 | 校级 | 宋杰 |
26 | 基于SEIR优化模型和深度学习的预测流行病形势跨平台应用软件 | 国家级 | 王占舟 |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