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专业代码
085702
(二) 硕士点负责人
陈孝元
(三) 专业简介
资源与环境硕士点源于2014年获批的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201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调整后,由原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对应调整为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类别。2025年起以安全工程专业名称招生。
本学位点依托中央财政与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共建实验室、四川省高等学校公共火灾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与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现已形成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环境安全与应急技术、山地灾害风险防控、智能建造与安全管理、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5个特色鲜明、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
(四) 学制
1.基本学制:3年
2.最长修业年限:5年
(五) 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学位点以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夯实基础理论,强化系统思维,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积极投身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本学位点聚焦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面向安全工程、资源开发、环境工程等领域,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安全工程、资源开发、环境工程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究、应用以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教育、行政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
学位获得者应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资源与环境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该领域的相关规范,具有承担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六) 培养方式
突出工程应用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素质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具体采用课堂讲授、专业实践和科学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互动教学方式。
研究生入学后通过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导师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一般应聘请来自企业的本领域专家进行合作指导。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和培养研究生,可采用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资料更新于2024年07月)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3天前 95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3月前 334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5月前 358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5月前 415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6月前 336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10月前 442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10月前 462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11月前 543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11月前 499
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1年前 827